肖像習作計畫 #13

[系列作品]
21天 ‧ 肖像習作計畫——「面具下的
美麗與哀愁


#13_
潘玉良
潘玉良(1895~1977)

 
歐基芙成為西方女性畫家中的傳奇,但是各位知否?
同樣在東方,在我們中國藝術史中更有一位最具傳奇色彩的女性畫家-潘玉良。

 
她將女人要過怎樣的人生完全取決於自己,演繹的淋漓盡致。
原名楊秀清的她,沒有美麗伴隨,卻生來即有無限哀愁!
幼年父母雙亡,投奔親舅舅,改名張玉良,卻被狠心賣入青樓。
妙齡之際與時任桐城海關總督潘贊化的相遇相知,使她得以脫離煙花之地。
而潘贊化之為其贖身亦純屬同情,毫無褻玩之意!
不僅鼓勵她報考上海美專,日後並成全潘氏至巴黎進修,是潘氏一生的貴人。
為了感恩,她從此改名潘玉良。

 
相較於前述才貌兼備的主題人物,即使不用其貌不揚苛刻的評語,
也只能以長相平凡來形容潘玉良的容貌,
更何況在當時保守的晚清到民國初年人們對其出身的睥睨。
當她以第一高分録取上海美專時,竟有女同學以「誓不與妓女同校」退學。
但是潘玉良以不同凡響的勇氣和才華使她的一生美麗得燦爛奪目!

民初其實不乏擅於書畫的才女,但多是閨秀怡情養性的花鳥小品,
但是潘玉良卻從畫畫中得到了內心世界的宣洩!她的繪畫構圖大膽、色彩豐富,
並且在西畫框架中加入了中國元素,那種中西兼容的筆韻和線條,形成了她獨特的風格!
很少有人注意到潘玉良對很多藝術門類都有著精深的造詣。

在美專時,她的素描和色彩就已十分出色,到法國學油畫,又到義大利學雕塑,
回到中國又學水墨畫,一生中都在不停的學習創作。

遍尋近半個世紀的中國藝術家,已經沒有人能像她一樣,
畫素描、畫水墨、精油畫、善白描、又能雕塑、了解西方又深入探究中國女性的內心情感。

 
 
▋  1925年參加義大利美術展,獲得獎章和5000里拉的獎金,
  打破了歷史上沒有中國人獲得該獎的紀錄。


▋  1929年,潘玉良學成歸國與潘贊化再次相守,
  並受劉海粟之邀(當年力抗眾議,破格錄取潘玉良進上海美專的校長),
  出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主任。


▋  1937年,潘玉良為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和舉辦自己的畫展,再次赴歐,
  這一分別,潘氏夫婦竟是生離死別,從此再沒相見。


▋  抗日戰爭爆發戰火燒遍了大半個中國,潘玉良就在顛沛流離中,客居巴黎達40多年。

▋  1954年,法國曾拍過一部記錄片《蒙巴拿斯人》介紹這個地區的文化名人
  其中就有潘玉良,而她是片中唯一的中國人。


▋  1977年,在巴黎一座安眠著許多傑出藝術家的墓地,一塊宏偉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
  鑲嵌著一位長眠者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像。
  雕像的下方,懸掛著幾十枚造型各異而又美觀的獎章;
  右邊是一行用中文鐫刻的碑文:世界藝術家潘玉良之墓,至死她都未再踏回祖國的土地。



潘玉良晚年有一學生和精神伴侶王守義,
我們今天能夠有幸看到潘玉良存世的多件作品多頼此君依潘氏身後遺言處理畫作運回中國大陸,
在此引用他在潘玉良身後所述,我以為再貼切不過了:

 
 
身為女人她是悲慘的
生逢亂世,飽嘗生離死別之痛
成就斐然,卻依舊不被世人接受
但作為女畫家她是幸運的
她的顛沛流離,她的漂泊不定
她的眼所觀心所感,都成了她畫筆
無可替代的藝術言語

 
在潘玉良不平凡的一生之中她留給世人2000多件藝術作品,
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羅浮宮收藏了她的油畫作品,
從此她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羅浮宮的畫家。
有這樣一位美麗又偉大的中國女性藝術家真是我們的驕傲!

 

 

→ 一起加入 21天 ‧ 創作處方箋 計畫